从25楼搬到3楼:一个真实的居住升级故事股票配资中心网址
2018年,掏空家底买了人生第一套房,原本以为,住的高看的远,视野开阔,采光通风优秀,殊不知,住了这几年,才发现高楼有那些令人无法接受的缺点。
后来身边越来越多朋友都搬离高层,才发现,大家的烦恼惊人的相似:
01、告别高层:那些不得不说的烦恼
①电梯里浪费的时光
我们住在25楼,每天早上都要提前20分钟出门,虽然两梯两户梯户比还不错,但高峰时期电梯还是人挤人。
可能有人觉得,即便是等的时间再长,也不可能20分钟,一般来说,十分钟也就够了,但怕就怕在电梯出现故障,就像我们这个小区经常电梯故障,剩下一部电梯运行,等20分钟都算好的。
最倒霉的情况就是一旦两部电梯都要检修,物业一般两三天才能修好,因为电梯配件要从外地调,碰到这种情况,只能爬楼。从25楼爬到一楼还好,但是连续几天从1楼爬到25楼,感觉从那以后就对高层电梯产生阴影。
②高处不胜寒
都说住的高看的远,站阳台上就能看到城市的美景,但是说句实话,一到冬天,根本就不敢开窗户,因为整栋楼前后无遮挡,冬天开窗必感冒,不开窗空气又不流通,而且灰尘特别严重,
尤其是冬天的时候,老北风甚至能透过窗户的缝隙进入卧室,北边的两个卧室和南边的卧室温差起码有5度,这种温差住着也太痛苦了。
③水压问题
一开始买房的时候,就听说住的高,水压会特别低,那时候死活不信,等到自己入住以后才发现,这话真是忠言。
比如我们家总层高33层,我们住25楼,一到高峰期家里水压就特别低,洗澡的时候水都是软绵绵的,说是有二次供水,而且还因此多交了钱,结果却比低层没二次供水的住户水压低,“住高层的这几年,几乎天天等到11点过后再洗澡,生活习惯硬生生被改变。”
④公摊面积高离谱
住宅越高,设备设施也越多,公摊面积就更大,我们这房子建筑面积130㎡,实际居住面积只有102㎡,加上户型设计不合理,过道占用了太多面积,实际可用的只有95㎡左右,但是每月物业费却要按130㎡交,感觉性价比太低了。
⑤安全隐患
这也是我换房的主要原因,这两年时常在网上看到关于高层火灾等突发情况的新闻,自己专门去了解了一下,原来一般的消防云梯最高只能到18楼,像我们住在28楼一旦遇上突发情况,自救他援都几乎无望。所以出于安全考虑,和家人商量了一下果断换房。
02、步梯房生活: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
①自由来去的快乐
自从25楼换到3楼以后,才体会到自由的快乐,虽然这套房子是老破小,虽然都说爬楼辛苦,但是说实话,三楼这样的高度其实对于我来说可以忽略不计,一般顶多一两分钟就能从家走到楼下,
以前出门忘拿东西,宁愿重新购买也不愿意回家,现在住到三楼,从此在再没有等电梯的苦恼,再也不用怕小孩丢三落四了。
②公摊小,居住成本便宜
刚买的这套步梯房得房率竟然有95%,一梯两户户型,基本没多少有公摊,而且两个阳台和两个飘窗都是半赠,房本上120㎡,实际可用面积有115㎡!
而且,这样的房子居住成本也很便宜,物业费一年只要以前住高层的1/3,光物业费一年省3000,水费一个月也能省几十块,而且公摊电费公摊水费基本为0,听邻居说一年就几十块钱,没有电梯维护费,一年立省5000!
03、选择步梯房要注意的事项
①最佳楼层选择
一般步梯房不会超过7层,建议最好选择2-4层,这几个楼层既避开了离地面太近、过于潮湿,爬楼梯又不会太累。
但是如果选择的是4楼以上的房子,长期爬楼就会有压力,尤其是对于老人和腿脚不方便的人来说,4楼以上的房子特别不友好。
②建筑年代
选择步梯房,尽量房龄在20年以内,超过20年房子太老,往后房子就会有各种老化问题,需要经常维修,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居住成本,需要投入更多时间精力。
③配套
你的不提防,一定要提前了解这边的配套情况,周边有学校、商场、医院、地铁的最佳。如果只有单元,优选地铁附近的住宅。
另外,还要特别留意小区停车情况,很多老小区车位配比都严重不足,停车很困难!
最后想问一句:你会选择步梯房吗?为啥?欢迎留下你的看法
公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